快捷导航

知晓:中药材:赤芍2023/12/22

[复制链接]
查看: 50|回复: 0
发表于 2023-12-22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上面“中草药大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中医中药、有病不求人中药饮片煎煮设备https://www.hollycon.com/和利康源提供智能中药房、智能食药工厂完整解决方案,包括食药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和中药配方颗粒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智能煎煮、智能化包装产线、餐饮数字化等产品。

  本品为常用中药。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商品有赤芍(多伦赤芍)、铁杆赤芍、川赤芍三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及同属草芍药、川赤芍、毛叶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等的干燥根。均为野生。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产地:

  赤芍生产于内蒙古锡盟地区的多伦。此外,河北省龙关、辽宁、黑龙江等部分地区亦产。

  铁杆芍药:主产于华北、东北以及西北等地。

  川芍药:主产于四川省阿坝、甘孜、凉山等自治州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鉴别:

  赤芍:呈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余厘米,直径0.6~2厘米。表皮暗棕色,粗糙,多数纵顺皱纹及微凸起的横向皮孔,皮松薄易剥落,俗称“糟皮”。质较轻松,易折断,断面略显粉性,粉白色至淡棕色,俗称“粉碴”,具射线纹理(菊花心)及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略酸。以支条粗长,质较轻松,糟皮粉碴者为佳。

  铁杆芍药:形色气味与赤芍类似,唯支条较细,皮紧结不易剥落,内碴粉白色或黄白色,肉坚实,无裂隙,质较坚重。以支条均匀,内碴粉白者为佳。

  川赤芍: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10~25厘米,直径1~4厘米。表皮棕色或棕褐色,有纵顺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实,断面显粉性、黄白色或带紫色,显射线纹理。气香。味苦甜。以支条粗壮,内碴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苯甲酸、鞣质、芍药甙等。

  炮制:

  1、赤芍《伤寒论》载:"捣筛。"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炒赤芍《经效产宝》载:"炒黄。"《三因方》:"炒令赤色。"《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赤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酒赤芍《扁鹊心书》载:"酒。"《汤液本草》:"酒浸。"《济阴纲目》:"酒炒黄。"现行,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冷。每赤芍100kg,用黄酒15kg。酒炒制其寒。

  饮片性状:赤芍为椭圆形薄片,直径10-30mm,表面粉白色或粉红色,中心有放射状纹理,皮部窄,周边灰褐色。质硬而脆。气微香、味微苦略酸。炒赤芍形如赤芍,色泽加深,偶见焦斑。酒赤芍形如炒赤芍,微有酒气。

  性味:酸、苦、微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清泄肝火,散瘀活血,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经闭徵瘕,痈肿疮毒,关节肿痛,胸胁疼痛。

  临床应用:凡因瘀血而引起的疼痛或烦热,都可用芍药。

  1、用于治疗因血热瘀滞而致的小腹或腰背疼痛、坠痛。如妇女的闭经、腹痛,配桃仁、红花、归尾;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属实证者),配蒲公英、败酱草等,如前列腺汤。

  2、用于治疗跌打瘀肿、疼痛,配乳香、没药、桃仁、归尾等。

  3、用于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之瘀血头痛,配川芎、白芷、当归、羌活等。

  4、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配川芎、红花、降香等,方如冠心二号方。

  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赤芍的禁忌

  1、不可以和藜芦同用,闭经的患者禁止服用。

  2、血气虚弱的人要谨慎食用,还有一些可以食用的人群,如凉些的人适合生吃,还可以用于止血,止血最好用醋炒后再食用。

  赤芍的功效

  1、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2、赤芍可行淤、止痛、活血散瘀、清热凉血、消肿;用于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胸胁疼痛,腹痛,痛经,经闭,热入营血,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等症。

  3、赤芍可使血小板形成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对高黏滞血的冠心病患者也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能使增高的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明显降低,有止血 的功效。

  4、赤芍能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溶血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的作用。其中据专家提示,窄叶芍药水的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

  赤芍的作用

  1、清肝明目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等病症。

  2、清热凉血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因此赤芍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3、抑菌

  赤芍可以抑制多种球菌、杆菌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4、散瘀止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5、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赤芍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的流量,改善神经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心肌缺血及电刺引起的心脏纤颤,降低肺动脉压门脉高压,改善血运功能。所以,赤芍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抗血凝作用

  赤芍药煎液与没食子酸乙酯,能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可以有效的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有重要作用。

  赤芍的食用方法

  每种药物都有它的具体使用方法,科学用药才能达到药物应的疗效,否则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

  赤芍药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月经不调、闭经。

  可取赤芍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川芎6克,水煎服。治乳腺炎,可取赤芍100克,生甘草50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此外,治黄褐斑,还可用芍药花30克,杏仁30克,白芷30克,白僵蚕30克,冬瓜子60克,共研极细末,每次5克,加水调成糊状,敷面10分钟,每晚1次,有洁面祛斑的作用。

  赤芍的副作用

  不要说赤芍没有副作用,这是每人会相信的事情。不管是什么食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看副作用的大小而已,而对于是药材的赤芍来说,没副作用就更不靠谱了。那么赤芍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其实赤芍没什么副作用。但是配以不同的药方,其难免会有一些食用禁忌和禁忌人群。一般而言,对于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都要慎吃赤芍。

  虽然赤芍具有治瘀滞经闭,腹痛,胁痛,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等功效外,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药材。有句古话不是说是药三分毒嘛,因此,若想食用赤芍的话,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赤芍与白芍只有一字之差,但大家知道,许多中药在名称上也极为相似,但它们的功效却千差万别。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芍药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芍药分为赤芍、白芍两种。芍药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梁代芍药分为赤芍、白芍以来,历代医家认为其功效、主治均有不同,逐渐形成了“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的经验总结。

  赤芍的疗方

  1、治疗血痢腹痛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50克。上三味捣筛 每服15克 以浆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2、治衄血不止

  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3、治疗急性乳腺炎

  赤芍50—10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 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4、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

  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赤芍的相关配伍

  1、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

  2、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热毒壅盛,痈肿疮疡。

  3、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症。

  赤芍的附方

  1、治疗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100克黄柏100克(以蜜拌合涂炙令尽 锉).上药 捣筛为散 每服15克 以淡浆水一中盏 煎至五分 去滓 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赤芍药散)

  2、治疗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 炙)、地榆各50克.上三味捣筛 每服15克 以浆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 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3、治疗五淋:赤芍药50克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 每服5克 水煎 空心服.(《博济方》)

  4、治疗急性乳腺炎:赤芍50~100克 生甘草10克.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 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5、治疗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份 为末 盐一捻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渣服 食前.(《太平圣惠方》如神散)

  6、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7、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附:赤芍长于活血散瘀,白芍偏于镇静止痛,兼有补性,故补血养阴,宜用白芍。凉血逐瘀宜用芍药。妇女肝郁气痛、烦躁、或跌打肿痛,可肿痛,可芍药、白芍同用。一般发热头痛药辅助清热和活血药时,可任选赤芍或白芍。

  处方举例:前列腺汤:赤芍15g,蒲公英30g,败酱草15g,桃仁6g,王不留行6g,丹参6g,泽兰6g,乳香6g,川楝子6g,水煎服。

  注:赤芍与白芍原植物均为毛茛科属植物的干燥根。古代赤白不分,近代已分为两种,但划分的说法不一,简录于下:1、古代认为开红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2、近代有人认为栽培品为白芍,野生品为赤芍。3、有人不论栽培或野生,只要经过去皮煮熟晒干的即为白芍,不去皮直接晒干的即为赤芍。4、有人为两者同种,因生长环境的条件不同,形色有所变异。5、有人认为两者虽然同科同属但不同种,不能混为一谈。以上五种说话,都有一定客观论据。芍药的花朵有单、有双、有红、有白,如湖南地区栽培的芍药,就有白花白根、红花红根等不同品种,说明花色不同,根皮也有白赤等不同。栽培绝大部分作白芍用,但也有少数以栽培品作赤芍,如过去北京市效生产的铁杆赤芍。野生品绝大部分作赤芍,但也有的作白芍,如陕西宝鸡生产的西白芍。关于因生长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异现象,以及按植物分类进行划分,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就实际商品,习惯上认为正品是多伦赤芍,其原植物一说为芍药见《中药志》,但也有的认为是草芍药见《中药材品种论述》,尚待统一;就其糟皮粉碴的特点来说,是不能加工成白芍的,如经栽培,是否能加工白芍,也尚待试验证明。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中药材、中草药秘方、偏方,▼ 点击下方卡片▼ 即可查询!

  如:腰痛、妇科、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频、腹泻、小腹突出、痛经、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老年斑、衰老、阴虚、感冒、咳嗽、发烧、失眠、结石、咽炎、嗓子痛、头痛、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口臭、鼻炎、耳鸣、眼病、甲状腺、头皮屑、脚气、痔疮、手脚冰凉、风湿、盗汗、癌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风、老年痴呆、静脉曲张、补气、补血、补钙、瘦弱、肥胖、小儿疾病、瘦腿、瘦腰、湿气、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烟、经络、中成药、泡脚。。。更多

  感恩分享点个在看,好运不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绿色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绿水生活1122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9016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