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离职证明,职场生活不可轻视的大Boss

[复制链接]
查看: 12|回复: 0
发表于 2024-3-24 2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职证明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主要是考虑便于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ERP实施咨询服务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

  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失业保险条例》第16条: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劳动合同法中所称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就是大家俗称的离职证明。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离职证明是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的必备条件。

  因此,如果没有离职证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不能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没有办理失业登记的,不符合失业人员的条件,就不能享受失业待遇,无法领取失业救济金。

  除此之外,离职证明不仅是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的必需文件,还具有以下这些重要的意义。

  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应查验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以及其他能证明该职工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从其他单位在职职工中招录人员,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以上法规让离职证明书也成为了劳动者求职的凭证。

  使得用人单位招用职工时,必须查验该职工与原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以确定其是否与别的用人单位之间还存在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用工风险。而没有离职证明的劳动者再次求职时,用人单位会心存顾虑,影响其求职的成功率。

  那么,离职证明该写些什么内容呢?作为HR,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做顺水人情更不可取。

  法律法规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证明书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 终止或解除的日期、所担任的工作。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从保护劳动者第二次就业的角度考虑,实务中一般离职证明是不写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的。

  作为HR

  也需要从保护企业的角度考虑

  解除终止合同的书面证明不仅证明了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终结,还关系到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休假、医疗期的确定、失业登记的办理等问题,十分重要。

  实践中,开具解除终止合同的证明,用人单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开具离职证明的时间:解除终止合同的证明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同时开具。如果劳动者已离开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其领取离职证明,如果劳动者未前来领取,则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

  劳动者没办离职交接,不构成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的理由。

  解除终止合同的证明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以便登记或存档。

  书面证明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法律并未要求写离职原因,因此,在离职证明中可不对离职原因做具体描述。

  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后一定要记得要劳动者签收并保留签收回执,避免今后劳动者主张未出具离职证明的赔偿要求。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的赔偿责任,既可能是未出具离职证明导致劳动者的失业待遇损失,也可能是未出具离职证明导致劳动者求职受阻产生的工资损失。

  因此,用人单位万万不可忽视出具解除终止合同证明的必要性,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绿色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绿水生活1122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9016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