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懂得:宋清辉:“高价”不等于“高品质” 过度营销品牌恐遭“反噬”2024/1/23

[复制链接]
查看: 21|回复: 0
发表于 2024-1-23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观察到,市场上对于茉酸奶的争议不断,再加上该品牌被网友认为过度营销,及近期其制作原料被质疑,使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对其印象不佳,这些或会给品牌带来“反噬”。在此背景下,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网红品牌,到2022年中期,茉酸奶仍保持月均30家以上的开店速度,恐会积累经营风险。品牌营销策划机构https://www.team-brand.cn/广州天进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二十多年专注企业战略、品牌定位、品牌策划、营销传播咨询等营销推广服务,是专业的品牌营销咨询公司,先后成功为超过200多个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品牌策略服务,助力成就了100多个高价值大品牌!


  来点单的顾客不多,但门店有新增外卖订单

  一杯“酸奶”卖到68元?“奶茶贵替”惹质疑,记者体验并采访专家

  近日,茉酸奶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热搜涉及词条有“茉酸奶新品问卷价格选项最低68元”“茉酸奶应该叫茉奶昔”“喝茉酸奶5天胖了6斤”等。虽然品牌方做了回应,但茉酸奶的价格、可能使用植脂末等话题依然引发热议。茉酸奶是啥?究竟价格几何?口感如何?记者现场体验。资料显示,茉酸奶所在公司成立于2014年,到2022年中期,茉酸奶仍保持月均30家以上的开店速度。专家提醒或会积累大量经营风险。而且,品牌若过度营销叠加网友质疑,恐会带来“反噬”。

  一杯“酸奶”要卖到68元?

  数日内该品牌频上热搜

  一杯“酸奶”要卖到68元?7月7日,茉酸奶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猫山王榴莲系列价格投票,征集顾客的心理价格预期。投票有68、88、108和“我不买”四个选项,在留言中网友直呼太贵买不起。该投票通道现已关闭,但茉酸奶作为“奶茶贵替”的说法却不胫而走,有网友表示“108元不如买两箱酸奶”。

  图源 茉酸奶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7月13日,一条名为“茉酸奶应该叫茉奶昔”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认为茉酸奶的饮品大都叫“酸奶奶昔”,因此“茉酸奶”应该改名为“茉奶昔”。同时,有网友拍到,茉酸奶的原料是名为“上野曼岛牌酸奶”的风味发酵乳和“上野曼道牌雪糕”的清型雪糕。“上野曼岛”和茉酸奶都是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

  7月15日,茉酸奶在官方微博回应,原料中的酸奶来自内蒙古兰格格乳液,冰淇淋原奶来自KANPAK LLC星洲康派克。搜索发现,兰格格蒙马苏里5kg装的酸奶价格为90元一袋。

  还有网友质疑茉酸奶可能使用了植脂末。7月15日茉酸奶的官方微博回应中称“我们所使用的奶浆完全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寻觅优质食材的路上,茉酸奶的脚步从未停止”,但茉酸奶究竟有没有使用植脂末呢?这份回应中没有明确回复。

  茉酸奶官方微博截图

  茉酸奶官方微博截图

  此外,针对茉酸奶的争议,还有网友称喝“5天胖6斤”。有店员解释制作原料中有高热量水果,可能是导致热量高的原因。

  售价29元至41元/杯

  记者体验:果味足酸奶味淡

  7月19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建邺区河西大街附近的一家茉酸奶门店探访。记者到店时,两名店员正在制作外卖订单饮品,切制饮品的水果原料。门店的菜单上,大多数饮品以“xx酸奶奶昔”命名,一杯的价格从29元到41元不等。记者查询发现,这些饮品在外卖软件上拼团的最低价格是26.9元/杯,虽然没达到“传说”中的68元/杯,也比市面上大多数奶茶的价格高。

  门店价格表

  记者在门店观察了25分钟左右,发现来点单的顾客不多,但门店也不断有新增的外卖订单。记者点了一杯茉酸奶招牌原创的牛油果酸奶奶昔品尝,发现其与超市的酸奶味道完全不同,整体口感很浓厚,牛油果味道较足,没有酸奶的酸味,相对偏甜。感觉确实如同饮品名字,更像冰沙奶昔,而且也的确如部分网友的评论一样,半杯之后就饱腹感十足。

  记者随后询问店员,既然叫酸奶,为何没有酸奶味?店员回答:“饮品是用酸奶、牛奶、冰块和牛油果一起打碎搅拌制成的,所以酸奶味被冲淡了。”

  “高价”≠“高品质”

  过度营销品牌恐遭“反噬”

  茉酸奶频上热搜,也引发了消费者对植脂末的关注。有营养专家表示,植脂末是一种由植物油脂经过加工制成的粉末状产品,常用于替代奶油、黄油等动物脂肪。植脂末本身没有危害,但如果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营养专家提醒,“高价”并不一定等于“高品质”,消费者应该通过查看产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品牌信誉等来辨别产品的质量。与其花高价购买所谓的流行元素,还不如分开购买水果和酸奶品尝,这样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开支,也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观察到,市场上对于茉酸奶的争议不断,再加上该品牌被网友认为过度营销,及近期其制作原料被质疑,使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对其印象不佳,这些或会给品牌带来“反噬”。在此背景下,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网红品牌,到2022年中期,茉酸奶仍保持月均30家以上的开店速度,恐会积累经营风险。原标题:一杯“酸奶”卖到68元?“奶茶贵替”惹质疑,记者体验并采访专

  实习生 张焕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马燕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鲲鹏计划#

  举报/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绿色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绿水生活1122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9016号-4 )